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综合交通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8月12日
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交通运输连接生产和消费两端,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依托和重要环节,“十四五”时期要深入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赋予交通运输的新要求、新任务,着力完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本规划依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标对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交通运输部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天津市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等文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十四五”时期本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涵盖港口、航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等领域,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本市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本市依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初步建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本市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一)初步建成国际一流枢纽海港
港口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成立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领导小组、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意见。港口设施能级持续提升,建成南疆港区27号通用码头、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码头等8个码头工程,建成高沙岭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大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123个、航道达到5条。智慧港口建设取得突破,完成全球第一个既有码头(五洲国际)集装箱堆场自动化改造,开工建设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实现全球首批完全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商业化运营,成为全球首个获批建设自动驾驶示范区的港口,建成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绿色港口建设成效显著,2017年煤炭全部实现铁路集疏港,2020年铁矿石铁路运输5181.2万吨,铁路集疏运占比超过65%,集装箱海铁联运完成80.5万标准箱,较2015年增长160.8%;33个专业化泊位建成港口岸电设施,停止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集疏港,港作船舶低硫油使用率达到100%。港口辐射能力明显增强,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130条、每月航班550余班次,遍及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港口,建成覆盖天津港主要腹地的内陆营销中心111个。津冀港口合作深入推进,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出台加快推进津冀港口协同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津冀沿海锚地布局方案等,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两个集装箱码头公司,开通环渤海内支线19条,2020年完成中转吞吐量185万标准箱,设立天津港集团雄安服务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口岸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开展口岸降费提效治乱出清优化环境专项行动,推行“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建成港口统一收费管理服务平台,至2020年12月底累计降费达10.8亿元。推进实施集装箱进口“船边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装”,共完成“船边直提”作业14.68万个集装箱,提升码头作业效率,陆运收提箱30分钟完成比例为87.49%,60分钟完成比例为98.34%,天津口岸整体通关效率在全国各主要海运口岸中位居前列。
- 上一篇:上一篇:一解“箱愁”广州纾困外贸企业
- 下一篇:下一篇:岳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民守好冷链食品“防疫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