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最大的虚拟组织里有一群什么样的人?
4月22日,是属于腾讯志愿者的日子。在一年一度的腾讯志愿者大会上,32个腾讯志愿者分会在这里分享和拉新。它是老志愿者们的温暖聚会,也是新志愿者们的起点。
经过15年的发展,腾讯志愿者协会目前吸纳了超过18000名成员,是目前腾讯内部最大的虚拟组织。在今年的志愿者颁奖仪式上,Leon说到了腾讯志愿者的传统:“一直以来员工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长、技能、生活,在志愿服务的领域越扎越深。志愿者们不仅是在塑造腾讯,也是在塑造腾讯与社会的关系,为解决数字化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摸索探路。”
他们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
让我们去2022腾讯志愿者大会的现场找答案。
他们乐于创造,让旧物新生
去年冬天一个周六的下午,ciccachang在整理衣柜时发现一块眼熟的布料。那是几年前的夏天一位朋友送来的。当时天热,布料又太过厚实,ciccachang索性把它当成盖毯放在沙发上。后来换了沙发,布料用不上,就一直收在柜子里闲置到今日。
料子是块好料子,颜色和厚度都很适合冬日。于是ciccachang给布料打了版,搭配里料和敷料做成一件大衣。
这件“冬日温暖牌大衣”出现在了志愿者大会的现场。ciccachang在创作理念里写道:“变成大衣算是布料的新生了,物尽其用是环保的第一步。”
还有很多重焕新生的旧物和大衣摆在一起,组成今年“旧物新生”环保作品展览。用饮料包装袋、衣服标签等废品裁剪组合成的手账本,拒绝过度包装,记录美丽心情;用开心果壳做成的画,洗净的果壳变成旧树的新芽;用旧报纸粘贴成的舞女裙摆,飞扬在旧纸板上;还有用奶粉罐、饼干盒、塑料桶组成的架子鼓,声声鼓响,奏出的是《恋爱循环》。
生活的一地鸡毛总是会留下许多小物件。它们或被闲置蒙尘,或被作废丢弃。好在还有一群人,乐于用奇思妙想为每一件事物创造价值。他们是腾讯的志愿者。
他们深入一线,去发现社会痛点
深圳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有14位腾讯志愿者主动请缨组成一支“青年战疫突击队”,深入封控区奋战14天。
测核酸、防疫宣传、清点分发物资、充当社区门禁口的“人肉栏杆”,抗疫一线的志愿工作,忙碌又充实。突击队队长凯聪记得去到社区第一天,就跟“大白”一块上门给腿脚不便的老人测核酸:“穿着防护服爬楼梯,实在是太难受了。但是能帮到有实际困难的老人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协助社区进行流调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基层的流调数据庞杂,纸质信息的电子化全部依赖于社区工作人员的手动输入,耗时又耗力,还容易出现错漏。在拨打流调电话时,时常被挂断、被拒接,被质疑骗子。“一度电话提示音ptsd,心态崩了又努力找回来。”突击队员璐璐说。
“我们都说,流调数据‘费老头’。作为一名前端工程师出身的志愿者,我想,是不是能用技术能力来解决流调难题?”
当晚,突击队队员王豪就在志愿者群里下了“流调信息去重系统”的需求。利用志愿工作的间歇,队员们聚在一起开发了一套“流调数据处理工具”,用一个离线工具包解决流调数据重复、异常等问题,提升流调速度和效率。
去到一线,才能发现最真实的问题;运用互联网产品与技术力量解决问题,才能让“科技向善”变成切实的行动。在解决了问题的那一刻,举起手中的中药干杯,这是独属于腾讯志愿者的快乐。
他们志在行动,从一件小事开始
行走,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行走,也能积少成多,做成一件大事。4月18日-4月21日,行走两万步,即可到达“一起行·线上马拉松”的终点。
终点处有一个地球模型,上面贴满了签了名的树叶。这是腾讯志愿者行走的见证:线上马拉松期间,2389位鹅厂小伙伴走了4778万步,为“守护雪山精灵雪豹”公益项目筹得善款71670元。作为低碳出行的奖励,他们也带走了一份数字藏品做纪念:80位小朋友绘画的“100年后的地球”,有着划破天际的想象力。
- 上一篇:上一篇:这些腾讯人依然相信一个想法可以改变世界
-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