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阿里巴巴:核心商业陷增长瓶颈

发布时间:2022-04-17 04:01:17 所属栏目:物联网 阅读:

  核心商业增收不增利,下沉市场竞争激烈,菜鸟物流、云计算持续亏损,但也不乏亮点。

  自2020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SW(9988.HK)股价就呈现持续下跌趋势,从最高点309.40港元/股最低跌至71港元/股,即使公司发布了巨额股票回购计划,回购规模也由150亿美元增至250亿美元,但其股价与“巅峰”仍有着不小的差距。

  不仅如此,阿里巴巴的业绩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425.80亿元,同比增长9.72%;经营利润为70.68亿元,同比下降85.58%。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娱乐媒体分部相关商誉减值251.41亿元,但即便将其给予剔除,阿里巴巴经营利润依然同比下降34.27%至322.09亿元。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则可以发现,自2020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就出现了销售费用增速持续超营业收入增速的情况。

  据Wind数据,2020年第一至第四季度,阿里巴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2.26%、33.78%、30.28%、36.93%,销售费用增速分别为26.22%、27.61%、44.81%、60.40%;而202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其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63.93%、33.81%、29.43%、9.72%,销售费用增速分别为106.53%、98.04%、66.12%、44.84%。

  按照正常商业逻辑,销售费用增速持续反超营业收入增速,最直白的解释就是生意越来越难做了。颇为巧合的是,这也与公司二级市场的股价由涨转跌的时间段相重叠。

  从分部数据来看,核心商业依然是阿里巴巴立足之根本,其业绩的下滑主要受这部分业务影响,而菜鸟物流、云计算业绩持续亏损,但其中也不乏亮点,甚至有短期扭亏的预期;而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不仅收入增速放缓,日均付费用户规模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

  核心商业显颓势

  根据阿里巴巴原统计口径,其四大业务分部分别为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及其他,据2019-2021财年财务报告数据,公司核心商业分部的经营利润分别为1093.12亿元、1386.31亿元、1589.81亿元,而同期上市公司经营利润仅分别为570.84亿元、914.30亿元、896.78亿元。

  由此可见,核心商业分部不仅仅是阿里巴巴业绩的根基,大概率还是为其他业务板块提供利润支持的“现金奶牛”。然而,从2021年分季度数据来看,该分部业务已经出现了连续三个季度增收不增利的问题。

  202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公司核心商业分部收入分别为1613.65亿元、1802.41亿元、1711.70亿元、2138.94亿元,增速分别为71.91%、35.20%、30.74%、9.05%;经营利润分别为233.82亿元、390.22亿元、256.17亿元、42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5%、-13.65%、-17.08%、-29.21%。

  而即便是剔除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的影响,其调整后的EBITA增速也仅分别为9.08%、-11.02%、-27.61%、-25.28%。这也就是说,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阿里巴巴核心商业分部出现了收入增长但经营利润下降的问题。

  阿里巴巴核心商业又进一步细分为中国零售商业、中国批发商业、跨境及全球零售与批发商业、菜鸟物流服务、本地生活服务等。

  中国零售商业收入主要由两部分业务构成,分别为客户管理业务与其他业务。

  202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客户管理业务收入分别为635.98亿元、810.02亿元、716.95亿元、1000.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07%、13.74%、3.40%、-1.34%,而上年同期增速分别为1.11%、21%、20.43%、19.85%。如果剔除受疫情因素影响的2020年第一季度数据,则可以看出,2021年,客户管理业务的收入增速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甚至出现了个位数增长与负增长。

  相比之下,其他业务似乎起到了稳定基本盘的作用,同期收入分别为596.15亿元、548.04亿元、551.32亿元、679.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79%、82.04%、110.98%、21.16%,而上年同期分别为88.43%、79.79%、43.50%、117.12%。

  不过,2020年10月,阿里巴巴对高鑫零售(6808.HK)实现并表,而据Wind数据,2021年第3-9月,高鑫零售营业收入金额为415.34亿元,由此来看,高鑫零售的并表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其收入增速放缓的问题。

  另外,从活跃用户数据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似乎陷入了和拼多多、京东在下沉市场厮杀的泥潭。

  2021年第三至第四季度,上市公司中国零售市场及新零售业务活跃消费者数量分别为8.63亿人、8.82亿人,单季度增加量为1900万人与3500万人;淘特活跃消费者数量分别为2.40亿人、2.80亿人,单季度增加量分别为5000万人、4000万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阿里巴巴零售业务活跃用户数单季度增量低于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