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领域龙头菱电电控2021年营收8.35亿 自主研发推
4月28日,EMS行业国内领军企业菱电电控(688667.SH)公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间,受国六排放标准切换、“蓝牌轻卡”政策预期带来的消费观望等因素影响,虽然市场需求有所下滑,但菱电电控克服大环境的不利影响,积极保供,推进客户车型的快速量产,公司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83,468.04万元,收入较2020年增长9.48%。
国内外竞争优势明显
EMS行业国内领头羊
菱电电控主营发动机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车联网产品T-BOX以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及标定服务。2021年,公司推出的汽油车4G版本的T-BOX正式量产,T-BOX成为公司后续主推产品之一。
作为EMS行业内的国内领军企业,菱电电控在业务发展上始终坚持“技术领先”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并重的原则。相对于跨国EMS厂商,具有几大优势:一、新车型的开发速度优势与车型后续特殊功能添加与改动便利优势,能快速区分新研发发动机本体问题和电子控制系统问题,帮助整车厂去确定发动机本体的具体故障原因;二、能与整车厂商的完美配合,提供快捷的响应和服务;三、在部分细分市场(两用燃料发动机管理系统领域)具有技术领先的优势。
相对于国内其他汽车动力电控系统企业,菱电电控的优势集中于人才和经验积累。由于国内有EMS程序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极为稀缺,而菱电电控自2005年成立以来软件核心技术骨干没有流失过,公司在高端研发人才上优势突出;同时,公司软件开发平台的程序均由本公司研发人员自己编写,通过车辆测试发现问题,一一改进,逐步形成了经验积累。
此外,菱电电控还是国内产品线最全的自主电控系统厂商,产品线涵盖汽油机EMS、纯电动汽车VCU和MCU、混合动力汽车的EMS、VCU、MCU和GCU。
长期以来,公司将研发聚焦在先进EMS控制技术和混合动力电控系统控制策略研发上,已经为未来汽车电动化作了较好的技术储备。随着部分跨国EMS企业退出中国市场或竞争力下降,菱电电控作为少数几家可供选择的电控企业,市场格局正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公司紧抓机遇,进一步推动缸内直喷EMS产业化,同时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大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布局和产业储备;发挥公司的技术平台功能优势,拓宽细分市场领域,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坚持自主研发路径
推进电动化转型
菱电电控自创立之初就确立自主研发的技术路径,始终将技术的研发创新视为公司发展的基石,产品与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1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助力公司产品完成电动化转型。2021年间,公司研发人员从期初的286人增长至期末的428人,研发人员增长49.65%,占员工总数的70.16%;投入研发费用10,116.74 万元,同比增长 113.38%;研发费用占比也由 6.22%翻倍增至12.12%,增加5.90个百分点。
2021年,菱电电控在GDI乘用车、电动车VCU和MCU、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T-BOX方向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引进大批行业高端人才,设立了北京研发中心和光谷研发中心。公司为更好的留住人才,于2021年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建立了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共享机制,充分激发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活力,增强了公司凝聚力,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厚实的人才支撑。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稳固的研发团队给公司业务发展不断增强后劲,通过研发团队多年持续的努力,公司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实现了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并在部分市场已经开始替代进口。目前,公司在汽油N1类EMS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在M1类交叉乘用车市场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并开始逐步进入M2类市场。2021年度,公司累计销售VCU16318 套,MCU1541套。
纯电动汽车目前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大潮流,21年下半年以来行业维持翻倍增长。菱电电控积极把握产业发展脉络,在持续不断向MCU、VCU领域投入大量研发资源的同时,依靠公司现有客户建立的强大销售网络,一直积极推进公司电动化产品的落地。
作为发动机EMS领域的稀缺自主标的,菱电电控在商用车领域已经取得难以撼动的龙头位置,目前乘用车领域国产替代潜力巨大,公司将坚持自主研发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尽快推动公司客户从商用车向乘用车的转型,产品向电动化、网联化的转型,开辟全新增长空间。
- 上一篇:上一篇:长春解封第三天,我终于收到了京东快递——记者亲历疫情下的长春(四十八)
- 下一篇:下一篇:菲信息技术部长:圆通为菲律宾物流业发展提供